先说“肝堵屁多”。肝主疏泄,管着全身气机升降。你一生气、一郁闷,肝气就“堵车”,往下走不畅,只能往下窜,结果肠子里气儿乱窜,屁就多了,还响得像放炮。
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浊气在上,则生䐜胀。”这“浊气”不光往上顶,还能往下溜。所以治的不是屁,是肝!柴胡3克、香附3克泡水,疏肝理气,气顺了,屁自然就消停了。这叫“调肝即调气,气通则屁宁”。
再看“血堵痛多”。不通则痛,这“堵”可能是寒、是瘀、是气滞。血像河,一结冰(寒凝)或淤泥堆积(血瘀),水流不畅,身体就拉响警报:头痛、胸痛、关节痛、月经痛……哪儿堵哪儿痛。
王清任在《医林改错》里说:“凡肚腹疼痛,总不外气血瘀滞。”轻则丹参6克、川芎3克活血行气;寒重加桂枝3克温通经脉。记住,痛是身体在喊“救命”,别光吃止痛药,得把“河床”清干净。
最后“脾堵痰多”。脾为生痰之源,它一偷懒,水湿不运,就变成痰。这痰不光是咳出来的那种,还有“无形之痰”:脑袋昏沉、嘴里黏腻、大便粘马桶、脖子长结节,全是它的“杰作”。
《丹溪心法》直言:“痰之本,水也,原于肾;痰之动,湿也,主于脾。”所以治痰先健脾。茯苓6克、白术6克煮水,燥湿利水,等于给脾装个“抽湿机”,湿去则痰消。
这三“堵”其实常联手作案:肝郁克脾,脾虚生痰,痰瘀互结,最后血也堵了。所以调理得“连环出击”:疏肝+健脾+化痰+活血,一个都不能少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新宝策略-股票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网配资-配资炒股首选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