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帝内经》说得透:“阳者卫外而为固也。”阳气就像身体的“门卫+保温层”,守着毛孔,管着体温。一旦气虚阳弱,这道防线就松了,汗液“擅自离岗”,管都管不住。更烦人的是,汗出得多,反而更怕冷,因为阳气全跟着汗“蒸发”了。
这时候,光补阳不够,得先补气,气足才能“固表摄汗”。
记好这张千年古方:玉屏风散,堪称中医界的“止汗神盾”!黄芪、白术、防风三味药,配伍精妙,安全起见,咱们从最低剂量走起:黄芪6克,白术6克,防风3克,煮水代茶饮。
黄芪是“补气扛把子”,归肺脾经,把卫气补足,等于给体表加了层“防护罩”;
白术健脾燥湿,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源足则气旺;
防风不是“吹风”,而是“防风”,像个灵活哨兵,把住毛孔关口,邪风进不来,正气不外泄。
三味药一搭,补中有散,散中寓补,既固本又御外,专治这种“动则汗出、易感风寒”的虚汗体质。
现代研究也证实,玉屏风散能调节免疫,减少上呼吸道感染,特别适合老人、孩子和术后体虚多汗者。临床数据显示,坚持服用2-4周,自汗、盗汗改善率超七成。
但得辨清:
要是半夜出汗像洗澡(盗汗),伴心烦、口干,那是阴虚火旺,得用当归六黄汤,玉屏风就不对路了;要是大汗淋漓、四肢冰冷,那是阳脱危象,得赶紧送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新宝策略-股票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网配资-配资炒股首选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