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中益气丸源自李东垣《脾胃论》,主打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炙甘草补中气,柴胡、升麻升清阳,专治“脾胃气虚、清阳下陷”。
图片
啥表现?动不动就累、气短懒言、大便稀溏,甚至胃下垂、脱肛、子宫脱垂,这叫“中气下陷”。这时候用它,就像给身体装个“小马达”,气一提,湿自散,因为“气能行湿”嘛!
图片
但湿气可狡猾了,分寒湿、湿热、痰湿,可不是全靠“升”就能搞定。
寒湿重的人,舌苔白腻、怕冷、肚子胀,得温阳化湿,用平胃散或苓桂术甘汤更对路,单用补中益气丸,升提有余,温化不足,湿气反而“升”不上去,堵在中焦更难受。
图片
湿热体质呢?舌红苔黄腻、口苦、小便黄,这是“火+湿”,得清热利湿,像龙胆泻肝丸、四妙丸才是主力。补中益气丸性偏温,吃了等于给湿热“加柴”,痘痘、口疮立马“报复性爆发”。
图片
痰湿肥胖型?脂肪厚、喉咙有痰、头重如裹,重点在健脾化痰,二陈汤、温胆汤更合适。补中益气丸虽有白术健脾,但化痰力弱,升提还可能让痰往上跑,头更晕。
图片
那它到底适合哪种湿?
气虚夹湿!就是人特别虚,气短乏力,又有点湿重,比如饭后昏沉、大便黏马桶,但舌淡胖有齿痕。这时候补中益气丸补气以运湿,配合少量茯苓6克、薏米10克,效果翻倍。
图片
补中益气丸不是“万能除湿剂”,而是“气虚型湿困”的精准武器。用对了,确实能扫清一部分湿;用错了,可能“好心办坏事”,湿气如雾,得辨清寒热虚实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新宝策略-股票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网配资-配资炒股首选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